原载《当代经理人》
工业时代是以规模生产和集中管理来实现更好的控制并以此获得较高的效率,但是知识经济却不是这样,它需要不断创新对动荡的环境做出有效的回应,在知识经济中,创新和服务将替代控制和管理,成为新的生长点。管理方式是由生产方式决定的,知识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以智慧作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以高科技作为基本支柱,这种生产方式与传统的生产方式有质的区别。生产方式的这种变化,促使组织结构、管理模式等发生种种变化。
1资产投入无形化
从资源环境来看,稀缺的资源如土地、原料、资本等等在21世纪将更加紧张,同时人类要求改变生存环境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因此,经济的增长不可能更多地寄希望于稀缺的经济资源之上。而智力资源则相对丰富,在知识经济时代,它表现为智力开发的速度将大大加快,而且,智慧借助于信息技术将得到迅速和广泛的传播,智力资源将得到更加合理和有效的利用。“传统工业经济需要大量资金、设备,有形资产对其发展起决定性作用,而知识经济则是以知识、智力等无形资产的投入对经济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i]智力资源这一无形资产不同于传统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基石——实物资产和金融资产。一个组织可以出卖它所拥有的智力资源,可以反复消费,反过来,又能生产更多可以转化为财富和竞争的智力资源,这是与一般资源根本不同的。另外,智力资源的使用不会引起边际报酬递减。智力资源所具有的这些独特的特征以及智力资源在组织发展中所起的巨大作用对组织管理提出了一系列的课题。
2经营管理信息化
8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在组织管理中的普遍应用,经营管理的信息化趋势正在不断加强。经营管理信息化意指在组织中利用现代化的的生产、存储、处理、传输、共享以及决策规模化的过程。据资料介绍,早在1995年,美国企业设备投资中信息设备的投资已占40%,信息联网率已占90%。[ii]今天,各种组织可以方便的联入互联网或者建立内部网,甚至可以很容易的设计主页发布在Internet上,从而提高组织的信息化水平。
3生产服务柔性化
对以生产为主的企业而言,随着人类知识生产的日新月异,随着高科技产业化进程的加快,随着顾客需求的多样化,小批量、多品种、高效灵活和非标准化的柔性生产将取代工业经济时代的大批量、流水生产和标准化,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主要生产方式。对以提供服务为主的组织而言,由于竞争越来越激烈,服务对象自由选择的空间不断增大,个性化、多样化、高效化的服务模式将越来越受到组织的欢迎和青睐。
4组织结构扁平化
知识经济的生产要求管理层次必须减少,而计算机网络的广泛应用则使这一要求的实现成为可能。因为计算机代替了中层管理人员的搜集、传递、分析与处理信息的无创造性或低创造性工作。网络的问世,加快了信息的反馈速度,更消除了官僚主义,使得高层与低层直接对话,从而使中层成为多余。结果,管理层次减少,管理人员减少,管理幅度扩大,组织结构由高耸入云霄趋于扁平,“软着陆”已成为一种潮流。[iii]
5垂直管理网络化
在工业经济时代,实行金字塔式的管理,命令从上级向下级逐级发出。到了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知识和智慧成为基础的资源,成为各部门可以自由获取的资源,新的网络性组织应运而生,于是要求采取横向并行的方式。这意味着横向交流要大大地多于纵向式的控制,网络化的水平管理逐步取代垂直管理。这样的组织结构更像一个蜘蛛网,而不是金字塔。网络上的每一个节点,都是创新的源泉,其成员既是活动的参与者,也是成果的分享者。
6管理界面模糊化
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组织一方面通过“借脑”与“集智”,越来越多地借助于外部的人才资源来弥补自身智力资源的不足;通过功能的虚拟化,即借用外部力量来改善自身较弱的部门的功能,使之于组织其它的优势功能相结合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另一方面,通过与其它相关组织的合作,各自发挥自己的优势,联合行动,由此,一种新的组织形式——虚拟组织应运而生。[iv]虚拟组织通过信息共享、风险共担、利益共沾,相互补充、相互依赖共同进行价值的创造,形成一种比单个组织更为有效的竞争共同体。组织的这种人员的虚拟化、功能的虚拟化以及虚拟组织的出现,使其跨越时空阻隔,淡化了组织内部与外界环境的界限。
7环境应变快捷化
知识经济时代的市场是快变市场或多变市场。尤建新认为“快变市场或多变市场是指供需双方时时发生变化,以变化为常态的市场形态,市场的均衡是变化的消费者和变化的供应商之间的动态平衡。”[v]与传统的稳定市场相比,快变市场的本质特征是不确定性,要求的是速度和创新而不是速度或创新。新的市场特点,要求组织必须对顾客需求的迅速变化和多样性作出及时反应,成为对周围环境变化作出快速回应的“高速度组织”。
8劳动支出智能化
“知识经济是一种智力支撑型经济,亦可称智能经济。它是一种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生产、分配、使用为最重要因素的经济”[vi]。在知识经济中,提供智能、添加创意成了组织成员的核心活动。劳动支出日益智能化,表现在:第一,脑力劳动者居于主导地位。体力劳动越来越被先进机械代替,体力劳动的比例迅速降低,脑力劳动者占大多数。第二,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个人的智能水平决定着就业起点和收入,个人的智能结构决定着就业方向,个人的知识积累决定着在工作中的进步。第三,高附加值向高新技术产业或智力密集型产业转移,智慧成为可兑现的资本,成为新财富的源泉。现在,人们说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而到知识经济时代,工人阶级成为知识分子的一部分。
9效率标准知识化
衡量效率的标准由劳动生产率向知识生产率转化,工业经济时代的效率标准是劳动生产率,即每个人在单位时间里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的数量,强调的是量的增加;而知识经济时代的效率标准是知识的生产率,即生产知识并把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生产率,强调的是知识的有用性。[vii]
10竞争差距扩大化
知识经济存在网络外部正效应和换制成本效应。“网络外部正效应有时也称为边际效用递减,用经济学的语言表达就是,对最后增加的那位网络消费者而言,网络提供给它的效用高于任一原有网络用户加入时的效用水平;同时,这一新客户的加入也提高了原有用户的效用水平。”[viii]网络外部正效应的存在会使访问用户多的网络更有吸引力,导致强者愈强的“马太效应”。换制成本效应也称为锁定效应,是指“新经济形态下的某一种商品或服务的使用者换用替代产品需要付出的代价,这种代价更多的是学习成本。”[ix]换制成本用通俗的话说就是“先下手为强”,强调了介入速度的重要性,介入早的人可能形成“一招领先,招招领先”。这样,知识经济社会就形成了一个“赢家通吃的社会”,第一名组织与其它组织的距离会越来越大。
注释:
[i][vi][vii]孙钱章.知识经济概论(M).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9.P57,P56,P67.
[ii][iv]杨梅英.知识经济与管理创新(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P14.
[iii]黄焕山,黄蕾.以智为本论(J).经济问题,2001(02).P6.
杨梅英.知识经济与管理创新(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P15.
[v][viii][ix]尤建新.管理学概论(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P343,P344,P345.
版权申明: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本文谢绝任何形式的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