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是十年磨一剑的积淀 ——访校“科研十佳”、民社学院章长城老师

       章长城老师,在读博士,现任民社学院社会学系主任、社会工作硕士教育中心副主任、民族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湖北省社会学学会理事,武汉市社会学会副秘书长、市社会工作协会青少年事务工作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社会学、社会工作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近年来,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民政部、湖北省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多项,撰写专著、研究报告、论文逾50万字;获2011年度校“科研十佳”称号。
       记者:章老师,您到民大工作后当过学生班主任,随后又被借调到国家民委政法司,回校后担任社会学教研室主任,从这些年的经历中,您是怎样看待自身所从事的高等教育工作的?

1

       章老师:我觉得无论是做什么工作,政府工作也好,学校的工作也好,人首先要敬业,敬业就是要认真地做事、用心地做事。认真做事只能把事情做对,而只有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所以我坚持对学生传达一个理念:在学校举轻若重,在社会上才能举重若轻。“大学里无小事”,所以大家每一次的学习、社会实践、社团活动都很重要。
  作为老师,要学会因材施教。学习是大学的本质,大学的学习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一是必要的高层次的知识;二是科学的思维方法;三是良好的习惯养成。传统教学大多停留在知识层面,我希望在大学阶段能够将学生培养为性格层面上适应社会的人,毕竟他们中的很多人毕业之后将面临一些很现实的问题,成熟稳重的性格能使他们在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规则和需求。
  记者:我校每年评出文理科“科研十佳”,能够入选极其难得,您参与了国家、湖北省诸多科研项目,在您的科研经历中有什么经验可以分享吗?
  章老师:我做得很不够,谈不上有什么经验,都是在工作中向优秀的同事学习。也有一点自己的感悟。第一个就是要关注前沿,锁定别人没有涉足的地方。第二个就是要专注,做一个领域就要长期坚持做下去,把科研做精,做细。科研是在一个很小的领域慢慢做出的成果。就拿我来说,我拿的很多项目都是一个系列的,所以后来再申请一些项目也就相对容易,专家在评审的时候看到我有些基础,就能够放心地把项目交给我。第三,做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科研工作一定要有对时代的敏感,或者说要有问题意识,发现问题是科研的起点。
  我想在以后的科研中多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它不一定是书,也不一定是论文,而是能让我长期保持兴趣的一个领域。兴趣的引导比任何其他激励都更有效,对未知的好奇会不断激励着人们去探索。做科研其实是一件“坐冷板凳”的事情,不像有些行业的回报那么快,可能长达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会有产出。
  记者:如您所说,做科研是一件长期的工作,那么相较于理工科而言,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科研成果在转化的过程中是不是会遇到更大的困难?
  章老师:我也很关注这个问题。现阶段我主要是通过投资和提供咨询,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社会价值,提供实际的社会服务。在高校,教师和学生中确实存在一些很优秀的团队,但是他们在走向市场化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困难,一方面是没有渠道,另一方面是缺乏资金。像最近我投了武汉大学国际软件学院一位硕士毕业生的创业项目,主要是提供一些前期的投资以及咨询,目前做得比较好,已经开始盈利了。如果有机会,我也想以天使投资的方式资助一些我校的优秀团队创新创业。
  章老师谦虚地称自己是一个刚走进科研领域的教师,也意识到精品需要时间的打磨,甚至是很多年持续不断的关注,他希望能够沉下心来做研究,通过时间的积淀铸造出有一定深度的学术成果。